随着TikTok美区命运、美国的800美元豁免政策接连迎来“生死大考”,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海之路平添更多变数,广大中小卖家迷茫、焦虑在所难免。
但身在局中的,不只有平台和商家,还有一群隐秘的“摆渡人”——跨境支付机构。它们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,可以说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荣辱与共,其本身受益于速卖通、SHEIN、Temu、TikTok Shop的崛起,又助力击破跨境支付难的问题。
曾经,跨境支付是国际巨头的天下,直到以连连数字、PingPong、XTransfer为代表的独立跨境支付机构卷速度、卷价格,改变了游戏规则。
而当它们整顿完国际巨头,又得面临支付宝、微信加快抢食的局面。这场关乎生存的“蚂蚁战象”之战,也正持续改写全球贸易的支付规则。
跨境支付业务大体可分为两类,一是为出境的中国居民提供跨境付款服务,也就是常说的To C的个人端,二是为跨境电商等商户提供跨境收款服务的To B端业务。
前者主要由银联、支付宝和微信牢牢把持。至于后者,长期以来被PayPal、WorldFirst等国际巨头垄断,中小卖家被迫承受3%-5%的“过路费”,而卖家的利润可能只有10%左右,且资金回笼周期长达月余,让盼望尽早“落袋为安”的卖家焦虑又无奈。
2009年,章征宇成立连连数字。他是浙大计算机系出身的“技术派”,早年开发出中国首个手机话费在线充值系统,后转向深耕互联网彩票、金融等领域的企业客户。
但在国内支付领域,除了支付宝与微信这两座大山,还有易宝、汇付天下、拉卡拉等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各占山头,连连数字陷入增长困境。
国内的蛋糕基本都被分完,章征宇决定转战跨境领域。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,越来越多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布局海外市场,数字基建依然稍显落后,尤其是小额、高频交易的跨境支付需求,传统金融机构通常较难满足。
有痛点就有机遇。2015年2月,连连数字获得 “跨境支付牌照”,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的试点企业之一,章征宇押注跨境电商B2B支付。
当亚马逊商户A销售产品给买家时,连连数字负责帮A用虚拟账户从平台收取美元资金,兑换为人民币后,转回A的国内银行账户。期间产生的手续费,连连会抽取部分作为佣金。
Pingpong的创始人陈宇看到的是另一面痛点。陈宇是复旦数学系学霸,也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研究生,曾在平安集团投资管理中心、德勤咨询纽约总部等知名企业就职。
一次偶然机会,陈宇听做跨境电商的朋友说起跨境电商收款成本高的难题,从中嗅到了商机,2015年正式和朋友在杭州成立乒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PingPong”),次年推出“1%跨境收款费率、1工作日到账、1站式安全合规”的产品,并承诺将逐步降低直至为零。
前所未有的1%费率倒逼海外支付巨头迎战,顺势带动整个行业费率下降70%,PingPong一战成名。
在不同的出海阶段,企业的需求往往会有着细微的变化。2016年开始,对跨境支付的审查不断加强,中小跨境出口商家的收款周期可能长达数月,如果账户没有资金流水,银行会频繁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补充材料,给商家们带来极大困扰。
2017年,邓国标看到监管趋严下的商机,选择从待了7年的蚂蚁金服离职,和另5位阿里系成员共同创立了XTransfer。
XTransfer定位清晰,深耕B2B跨境中小微出口企业领域。这类客户资金规模较小、对成本敏感,且风险系数较高,XTransfer提供免费开户服务,并以反洗钱风控为竞争力。
为确保安全合规,XTransfer招募了大量人员开展人工审核,负责反洗钱风控的员工曾占总员工数的一半以上。
连连数字已于去年3月在港股上市,PingPong截至2021年就完成了9轮融资,估值超10亿美元。
B2B跨境支付是出了名的“难啃骨头”,一笔交易长达数月,交易链路涉及大量环节和机构,监管力度有增无减。
尽管是累活,利润空间却不小。连连数字招股书显示,跨境业务是主要利润增长点,2021年至2023年前9个月,全球支付的毛利率为82.0%、78.5%和73.1%,境内支付的毛利率仅为30.4%、29.0%、26.9%,只有前者的约三分之一。
当一个赛道的蛋糕足够诱人,极有可能吸引到巨头。还没等连连数字们站稳脚跟,阿里、腾讯就带着“钞能力”入场了。
2019年2月,蚂蚁金服花费约为7亿美元收购英国跨境支付公司WorldFirst(万里汇),7月推出“0束缚,0时代”的全新费率机制,所有跨境电商圈的新老客户低至0费率,提现封顶0.3%费率,打响价格战。
WorldFirst是最早进入中国跨境电商圈的国际收款公司之一,也是全球最早做跨境支付平台的公司之一,支持超过70个全球电子商务平台,和阿里属强强联合,助力阿里更好深耕小微企业。
2023年年初,腾讯正式推出跨境支付平台“智汇鹅”,面向跨境电子商务卖家等群体提供全球收款、付款、汇兑等一站式解决方案,费率水平在0.05%-0.3%之间,比阿里还狠。
支付费率价格的下调是竞争升级的重要标志,此前跨境收款平台的费率大概维持在0.7%~1%之间。
2024年初,连连数字旗下品牌连连国际宣布,面向速卖通和Lazada的跨境店铺卖家,推出专属0费率计划。同年7月,连连国际又发布了永久调价政策,表示下调收款提现费率至永久0.2%封顶,覆盖主流电商平台跨境店铺。
或是感到压力,同年8月15日,连连数字再调整价格政策,亚马逊收款提现费率调价至0.4%封顶,比阿里、腾讯略高。
事实上,连连数字卷了多年费率,虽能帮助吸引和留住客户,却已影响到增长空间。连连数字2024年中期业绩显示,去年上半年其总营收6.17亿元,同比增长40.1%;毛利3.25亿元,同比增长20.3%,整体毛利率达52.6%。
其招股书显示,2020至2023年前9个月,整体毛利率分别为64.3%、68.2%、62.7%和57.9%,呈一路走低趋势。
此外,2024年上半年连连数字的境内支付收入同比增长117.8%,境外支付却仅同比增长21.9%。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增长28.2%,侧面说明了其依然在烧钱获客。
当竞争压力难被掩盖,资本市场对连连数字比较冷谈。顶着“跨境支付第一股”的光环,连连数字发行价为10.22港元/股,开盘价为9.8港元/股,目前股价不到9.3港元。
而PingPong的融资动态停留在2021年,曾折戟A股,至今未传来新的上市进展。
各支付机构费率逐渐趋于一致,低价不再是竞争优势,合规性、技术能力、综合服务能力等正成为跨境支付机构的新赛点。
今年初,DeepSeek火爆全网,连连数字随之宣布接入DeepSeek,聚焦为跨境商家提供更精准的文案,帮助商家跨境贸易业务发展。
做支付业务,合规先行,牌照的获取是最关键的一步。截至2020年底,PingPong在全球拿到70多张支付牌照和许可证,是唯一一家符合中美两境双方金融体系监管的全球跨境支付企业。
连连数字则获得超60个牌照,覆盖中国内地、中国香港、新加坡、美国、英国、泰国及印尼等七个重要市场。
但SHEIN、TEMU、速卖通等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,对跨境支付机构来说,又是一把双刃剑。强如阿里倚仗生态制定规则,自建支付闭环。第三方支付机构若不能抱紧超级平台的“大腿”,随时可能被淘汰。
举个简单例子,某国内商户到1688采购商品,接着在亚马逊销售,卖完后通过万里汇收款到中国支付宝账户,可以再继续拿着支付宝的钱在1688进货。目前,万里汇是唯一支持亚马逊收款到中国支付宝账号的境外收款平台。
万里汇背靠阿里,拥有规模和引流入口优势,业务版图横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连接亚马逊、速卖通等全球近30多个平台和20多家独立站,全球布局最为彻底。
据万里汇公布的数据,2024年一季度,用万里汇去海外展业的中国商家数,同比增长56%,同时经营2个以上平台的卖家数,同比增长29%,成绩可观。
腾讯的智汇鹅也不遑多让,拥有众多跨境电子商务卖家、进出口电商平台等客户,包括亚马逊、美客多、Shopee等平台的卖家。
相较之下,连连数字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目前累计约490万客户,XTransfer成功服务超过60万客户,PingPong号称是亚马逊、Wish、eBay、Shopee等平台收款规模最大的中国企业。
为聚焦主业应对竞争,连连数字甚至割肉“好故事”。今年初,连连数字出售连通(杭州)技术服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连通”)约14.56%的部分股权,使持股比例降至17.63%,较最初的50%已大幅缩水。
连通是连连数字与美国运通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,也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,但需要高额持续投入,连连数字用约26亿元的持续输血,换来每年几亿元的亏损承担。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,连连数字“白养”这张牌照变得愈发吃力。
尽管连连数字们又与巨头在跨境支付市场相逢,自身处境难言乐观,但这场战争远未至终局。
公开数据显示,中国2024年前三季度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1.88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5%,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6.2个百分点,全年预计2.5万亿,2025年预计能到2.7万亿。
出海浪潮一直向前,永远存在机遇。过往的历史表明,创业者就像一条鲶鱼,能跟牌,也具洗牌的潜力。